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

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 锤炼队伍(共2895字)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性行业类媒体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将两会宣传工作作为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锤炼广大新闻工作者“四力”的“练兵场”。两会期间行业类媒体新闻工作者勤跑、多看、深思、精耕,不断增强“四力”,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一、增强脚力,努力采写“带泥土芬芳的新闻”

各行业类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增强群众思维,在采访中坚持实践第一,践行党的宗旨,深入调查研究,做到走得正、走得实、走得久。

人民公安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对全国人大代表、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进行会前“贴身式”采访,连续三天跟踪拍摄其走访社区群众、为新流动人口登记等日常工作,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采写出了带着泥土芬芳、充满真情实感的新闻。中国石化报记者结合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8个扶贫联系点采访扶贫干部,利用网站、两微一端推出报道《尽锐出战迎难而上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中国石化引起热烈反响》,引发广泛关注。中国旅游报记者坚持每天深入两会现场,采访报道50余位基层代表委员,相继发表了《代表委员期待文旅融合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等文章,展现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精神风貌。人民铁道报记者利用全媒体时评栏目《老铁看两会》持续发力,刊发《复兴号奔驰,跑出时代“加速度”》《脱贫路上尽锐出战》等报道,结合两会热点话题发出铁路声音,开通《@两会我想说》栏目,持续报道基层一线职工感言,真正做到深入群众、倾听心声。中国文化报记者策划“美好生活・文旅心声”栏目,记者深入基层群众中,倾听和反映他们对两会及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心声,刊发6期30余位基层群众的感言,广接地气、可读性强的报道受到读者好评。

二、增强眼力,着力聚焦“社会热点”

各行业类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眼力,增强政治思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观察、善于辨别,做到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

国际商报记者注重国际视角观察,从国际贸易特色出发,挖掘商务领域热点话题,将两会报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相结合,推出“我和祖国商务・代表委员谈”系列报道,反映70年来商务事业对改善百姓生活、促进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税务报记者在做好“规定动作”基础上,推出“两会专刊”,聚焦发展主题,开展税收行业集中宣传,刊发《社保费率再降:两会传来“好声音”》,报道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保降费内容的热烈反响,为读者提供新鲜视角和深入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敏锐捕捉相关话题,向社会公众传递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的成就,推出的系列报道《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代表委员热议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健康报记者围绕“医保如何提质增效、互联网+妇幼健康公共服务”等话题举办4场“两会精英汇”,推动社会各界参与交流,立体化传播代表委员们的好观点、好建议。中国工业报记者结合工业特色,围绕“高质量发展”采访各位代表委员,归纳总结,形成“找准攻坚点 破解新旧动能转换难题”的集纳式报道,有骨有肉,主题突出,让人眼前一亮。中国海洋报记者运用好眼力,感知和捕捉两会“冒热气”的鲜活故事,充分发挥行业报专业权威优势,与会议报道联动,刊发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文章《拥抱新时代 托举海洋梦》,全面深入透彻宣传好两会。中国交通报记者紧盯扶贫脱贫、高质量发展等主题,邀请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围绕交通运输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等热点难点话题,综合应用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善思的脑力、独特的笔力,将现场采访、延伸采访与背景资料灵活运用。

三、增强脑力,全面强化“全媒体思维”

各行业类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脑力,增强创新思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多思善谋、善于研判,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

中国气象报记者组建两会报道组,高效协作,推出多个融媒体产品,官方微博推出的#气象记者跑两会#话题,阅读量高达3805.7万次。中国审计报记者主动思考,创新形式,制作《审计记者看两会》,利用短视频形式报道两会现场,制作《审计系统的代表委员关注什么?快来写下你的期待吧》视频,通过回顾2018年代表委员的声音,表达2019年对审计代表委员的期待。华夏时报记者以多平台、全媒体矩阵格局,实现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为用户提供全媒体表达,全景报道两会盛况,推出《图说政府工作报告》和《一图图懂国家账本》,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中国商报记者紧密结合报纸定位和特色,瞄准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采写有分量、接地气的报道,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传播两会声音,努力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借助媒体深度融合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从议程设置到用户参与传播的全链条融媒体策划,推出 #两会教育微访谈# 第一期“给家长减负解作业之痛”,形成了微信、报纸、客户端、网站、微博等不同平台,音频、视频、直播、图文等多种表达形式的立体化传播。中电传媒记者与后方团队组成多支生产小组,一路提取音频,制作成多个微信产品在“中国电力新闻网”“中电视频”等平台传播,一路深度加工成文,真正做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

四、增强笔力,竭力练就“十八般武艺”

各行业类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笔力,增强辨证思维,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强化问题意识,突出效果导向,做到写得好、说得好、做得好。

人民邮电报记者仔细阅读了从1954年到现在的历届政府工作报告,撰写了近5000字的两会观察《壮阔的信息通信业发展历程 历届政府工作报告行业热词盘点》,梳理了邮电、信息通信业热词的表述变化,折射出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也展示出一个奔向网络强国梦想的行业轨迹。中华合作时报记者在网站以及客户端上锤炼本领,运用报社网站、微信、电子报、蒲公英TV等媒体资源产生聚合效应,全方位、多版本,以独特的行业视角直击两会。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紧跟两会热点,开设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评论类栏目《小婷跑两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直观感受,带领读者关注经典名方制剂等话题,形成深度报道品牌。中国石油报记者结合前期策划,精准采访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委员,捕捉独家观点,运用共享理念开展报道,提升报道信息源,扩大报道覆盖面。中国贸易报记者选题精准,选取备受关注的优化营商环境、自贸试验区等话题采访代表委员,推出《外贸领域这些关键词值得关注》《凝心聚力 共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报道,引起工商界热议,为我国打造贸易强国贡献舆论力量。检察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冶金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船舶报、中国航空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团结报、中国保险报等报社记者会前接受两会报道政治引领和增强“四力”教育,记者勤练基本功,增强专业素养,努力做到掌握“几把刷子”,会使“十八般武艺”,通过两会这一全媒体技能的“大考”。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