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定位,对残联工作职能任务作冷静思考。要将那些残联管不好、做不了的事情剥离给政府相关部门。同时,将一些能够社会化、市场化的工作如生活照料、供养托养、辅助器具、技能培训、福利企业、文化健身等残疾人服务业,交给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加以引导。

2、转轨变型,在思维方式上作换位思考。残疾人事业属于公益性社会事业,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资源一般不会自发地向其流动和聚集,它所拥有的人财物力资源十分有限,这就需要发挥政策法规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多地坚持“拿来主义”,借用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发展自己,资源捆绑使用,工作各记其功。利用残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既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扶持,实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通过行政合同、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发展残疾人服务业,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3、残联应该主导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和管理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完整统一的残疾人组织,各地的“盲聋哑协会”设在民政部门,福利企业归口民政部门管理是无可非议的。但自1988年以来,全国乡以上的行政区都相继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专门从事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人事、财务、管理等关系也随着从民政部门脱离出来,形成了完整的、独立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

既然残联是专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那么参与管理以安排残疾人为主的福利企业主是理所应当的。再者,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福利企业的模式已经社会化。以前,福利企业都是由政府举办,政府管理,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这种由政府单一举办福利企业模式已被打破,代之以社会各界,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经济组织都可以创办福利企业,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意味着以往由政府单一管理的模式已与之不相适应。因此,福利企业的主管、认定和年审的资格必须由受政府委托,专门负责残疾人工作、具有群团性质的残疾人联合会拥有,不应旁落他人。这也符合社会发展和推动福利企业合理前进的必然要求。残联主导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和管理,是保持福利企业基本特性的重要举措。残疾人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是福利企业的基本特性。鉴定福利企业是否具备和保持了这个基本特性,除了税务部门外,残联更是责无旁贷,甚至可以讲占主导地位,原因就是残联可以在对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和年检中做好以下几个重要事项:首先是招工关。残联是国家指定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惟一机构。因此,福利企业招收的残疾职工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残疾标准,残联是最有发言权的。其次是比例关。残联根据福利企业上报的职工情况年报表,将残疾职工和“残疾人证”逐一核对,鉴定真伪后,计算出健全职工和残疾职工的确切比例,为税务部门核发福利企业合格证书和确定对该福利企业实行减免税费的等级提供可靠依据。最后是保持关。残联通过参与每年的年度检查,可以对福利企业进行不间断的监管,以免出现个别福利企业在通过资格认定后又减少残疾职工的现象发生,始终保持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和福利企业的基本特性。莲塘街道残疾人一些构想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