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类范文怎么写?写政务类型范文时应该注意哪些格式?今天常用的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1

**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弱困党员等不同类别党员的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党员分类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岗双责”管好在职党员。以单位党支部为基础,加强在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组织、纪律和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履行好工作职责;

同时在职党员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遵守政治纪律规矩;

带头示范引领、主动担当作为;

带头学习提高,强化理论武装;

带头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带头弘扬正气,加强廉洁自律,在工作之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设岗定责”管好无职党员。在农村全面推行党员联户制度,每名有包联能力的党员包联10-15户左右农户结成增收致富互助小组,包联党员发挥政策法规宣讲员、社情信息收集员、脱贫致富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安全稳定管理员、文明新风示范员、急难险重突击员“八大员”作用,将党的惠农政策、脱贫技术、致富信息及时送到农户家中,将社情民意及时汇报到支部,架起党群连心桥,助推乡村振兴。

“送学上门”管好退休党员。各级组织结合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本着灵活机动、贴合实际的原则,采取“送学上门”方式,打造退休党员流动课堂,改变读报纸、学文件等固有模式,在讨论会、座谈会、专家讲座、上党课等学习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电影等学习教育方式,让老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互联网+”管好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督促流动党员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参与学习,通过视频、照片反馈学习情况。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要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座谈会等,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家乡引进产业项目,为村民介绍就业门路。

“一对一”帮扶弱困党员。建立弱困党员信息台帐,坚持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弱困党员生产生活条件现状,因年龄、疾病等问题生活困难、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要进行主动联系,指定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对其进行“一对一”包联管理,做到重点工作及时通报、学习资料及时发放、最新精神及时传达等。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走访慰问等活动,定期关心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2

近年来,**市**区结合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根据“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预备党员”不同特点,开展“精细化分类管理”,形成覆盖全体党员、管理方式多样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

“责任式”考核,让“在职党员”有“压”。**区将“绩效考评制”和“党员承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党支部为单位,要求在职党员根据所担任的职务,围绕村级事务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向党组织和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年底通过民主评议、党委评定的方式对在职党员承诺事项进行考核监督,最后确定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在职党员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激发在职党员创业干事热情。

“定岗式”引导,让“无职党员”有“为”。**区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政策宣传、农业技术示范、社会治安调解、环境卫生保护、村情民意收集、带头致富示范、便民服务代办等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引导在村无职党员每人认领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村“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每月采取“积分”记录的方式,掌握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年底结合“积分”记录情况和党员群众评议情况进行综合排名、表彰奖励,使广大职务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网格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区按照“把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要求,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工程,建立区、乡、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的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人员相近、便于活动,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依托“互联网+手段,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建立网络党支部9个,为长期流动在外的1900多名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实现流动党员网上“安家落户”,让党员“乡不离家、流动不流失”。

“关爱式”帮扶,让“困难党员”有“助”。**区建立健全党员关爱长效机制,出台《**区党内关爱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党内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化扶困帮困。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情况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党员,或因公牺牲的党员,一次性给予1000-5000元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致富门路的党员,通过技能培训、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帮扶资金等形式,提高困难党员自我“造血”功能;

对年满70周岁以上农村老党员,免费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其中年满70周岁、党龄满40年的,每人每月定补50元。让困难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跟踪式”考核,让“预备党员”有“责”。**区健全预备党员考核制度,通过“三个一”形式(即每月与预备党员谈一次心,每月带领预备党员完成一项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每季向预备党员布置一项学习任务的形式),明确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考察、管理责任,培养联系人的培养责任,以及预备党员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责任。交任务、压担子,在参与党内事务中锤炼党性,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3

**省**县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根据社区不同类别党员的特点,运用六大举措,推行分类管理,提高了管理实效性和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社区工作者党员推行“能力提升式”管理。**县社区工作者中党员共有69名,各社区党支部以“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为教育阵地,对社区工作者党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引导社区工作者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河北社区工作者党员以居民零距离沟通为宗旨,坚持深入分管网格,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一站式”全程代理工作制度。

对社区居民党员推行“网格式”管理。**县对社区居民开创性地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商业社区为试点,将“网格式”管理模式逐渐在全县铺开。商业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7个大网格,70个子网格,包含社区内的68栋楼。社区68名党员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全面梳理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通过网格化管理,强化了社区各项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党支部要求各网格员要落实“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服务,为社区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离退休党员推行“灵活式”管理。**县针对离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灵活式”管理,使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此外,向阳社区于2008年创办了老年大学,为离退休党员开辟了教育阵地。

对年老体弱党员推行“关爱式”管理。**县社区党员队伍中,年老党员居多,各社区党组

怀式”管理,激励年老党员发挥余热。建立健全老党员党内激励关怀机制,采取主动联系、上门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向老党员问计询策,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工作,积极参加村务监督。同时,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定期向老党员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引导老党员做好农村工作的“宣传员”“议政员”和“调解员”。2020年春节元旦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300余人,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460多个,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800余条。

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4

党员分类管理是党建工作一个重要课题。在20*年,我们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党员在教育管理、组织活动、作用发挥方面的特殊性,在试行党员分类管理上作了初步的探索实践。20*年我们较好地把握了开展村规模调整工作这一契机,结合前几年的探索实践,全面推行了以分类设置党组织、分类教育党员和分类设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生活、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党员队伍也出现结构复杂化、就业形式多样化、教育需求多元化等新的情况,需要我们探索更贴近实际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第一,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需求。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群众看党员,他们首先是通过看党组织怎样管理党员,党员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来看待我们党的。因此,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事关我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第二,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需求。近年来,我们首创了“海推直选”、“自荐海选”的民主选举“村官”的做法,保障了农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同样,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商定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更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村党组织中的党内民主权利得到更好的行使,同时,也使得村党组织班子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发挥党员先进性的必然需求。从我区的现状分析,农村党员主要可以划分为老年党员、企业务工党员、从事农业生产党员三大类型,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因此,我们通过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区分不同专业党组织提出相应不同的党员先进性标准,并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使得党员找准了自身定位,明确了相应职责,发挥了各自特长,从而也使得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第四,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共同的党员身份和不同的党员个体也是和谐统一的。从现实情况看,不同的党员因年龄、文化程度、接受教育状况、从业情况等的不同,而导致其知识信息、兴趣爱好以及价值取向等的不同,需要实行分类管理。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实施,更给基层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了直接、便捷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不同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二、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

针对以上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从20*年底开始,在南苑街道联胜村进行了党员分类管理的试点,尝试把农村党员按年龄、职业进行分类,编入不同支部,对不同支部的党员提出了相应的先进性要求,并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让每个党员定责定岗,发挥先锋作用。经过一年的试点,南苑街道的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取得了成功,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我们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合资源,科学设置党组织。结合20*年开展村规模调整,将全区原505个建制村调整为262个,建立42个村党委、100个村党总支和120个村党支部。设置三种主要类型的分类支部:以老年党员为主的老年支部;以从事生产为主的行业支部;以流动人员为主的流动支部。目前,全区村级党委、党总支以下共设置分类支部478个,设置分类党小组1252个。

第二步,分类施教,创新党员管理新模式。一是创新分类教育方式。将农村党员教育方式从以会代训多、读书看报多、单向灌输,多向实务培训多、实践体验多、双向互动多转变。二是区别分类教育内容。按照教育对象类型,侧重不同的主题开展组织活动。三是丰富分类活动载体。

第三步,因事设岗,分层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坚持合理设岗。结合当地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思想政治类、经济发展类、公共事务类、村务监督类四大类岗位。二是实行公开上岗。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将岗位名称、职数、工作职责向全体党员公布,由党员自愿申报岗位。三是加强引导履岗。由村级党组织总体负责,分类支部、党小组按党员选定的岗位,开展教育、培训、引导,使他们明确目标,掌握程序和要求。四是强化考核评岗。上岗党员每半年填写一次《履岗记录表》,每年向村党组织作一次汇报,党组织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评比考核。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实践,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第一,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有利于增强村级班子的合力。实行分类管理后,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更好地顺应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属于同一行业党支部和专业党小组的党员进行分类集中管理,便于把下属党员的聪明才智更好地用于农村的生产经营,影响和带动村组群众为该村发展献计出力。

第二,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有利于党员活动的广泛开展。党员实行分类管理以后,参加活动的对象都具有共同的群体性特点,同一产业的党员、老年党员及流动党员等都有了共同话题;不同党支部和党小组根据党员共性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原来较单一的组织活动转变为贴近党员和实际的多样化活动形式。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

第三,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推行党员分类管理以后,实现了农村党员的优化组合,因人定岗,以岗定责,使农村党员无职者有责、无位者有为,激发起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乐于奉献、发挥作用的热情。

三、进一步推进党员分类管理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党员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延续性很强的工程。在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工作中,我们认为应当注意把握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坚持标准,因人分类。在推进分类管理工作中,既要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又要对广大党员按从业特点、年龄层次、性格特长进行划分。

第二,要把握条件,分类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在农村层面已经全部推开,我们下一步在非公有制企业、社区中探索推行这项工作时,将先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再全面推行。

第三,要创新载体,发挥作用。要结合党员群体和党员个人特点特长,创新组织活动载体,开展好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使党员在分类教育管理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

第四,要立足长效,完善机制。重点要完善好目标管理、部门帮扶以及党员人才培养三项长效工作机制。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优秀范文,整理不易,想要了解更多的范文内容,尽请关注常用站,小编将为您更新更多的优秀范文哟!

【党员分类管理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篇】相关推荐文章: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汇报范文

对照检查材料2021个人 党员对照检查材料范文

班组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