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惊涛骇浪,历史变迁,自动涂胶机在我国正呈现出良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我国的自动涂胶机技术仍将追寻发达国家的脚步,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自动涂胶机开题报告范文。

自动涂胶机开题报告设计: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自动涂胶机在我国机械设备的装配与维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节省了能源和材料。

自动涂胶机既能保证涂胶的均匀性又能有效的节省材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针对不同的工作需要,自动涂胶机可以采用框架式机器人或多自由度机器人来实现对结合面进行涂胶,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意味着每天给国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采用自动涂胶机可以快速准确、经济、清洁地完成涂胶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自动涂胶机发展较快,无论是精度化、自动化还是质量、经济成本上都达到了领先水平,国外的机器人生产厂商各自推出了涂胶机。反观我国的涂胶机发展尚存一些不足之处。我国机器人发展较晚,国内的台式涂胶机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机台内部散热系统不是很好,时常会出现死机现象,LCD反黑,会出现乱码,机台出现位置偏差(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此状况)与实际工件,静电处理不够理想(有大量的静电产生),三轴运行速度比较缓慢,与厂家实际要求的速度有差,CF卡的程序不够稳定工业计算机时常也会发生被烧掉的情况,机台的负载承受能力比较弱,驱动板接插件地方连接比较松,很容易导致主板与驱动板接触不良(都是塑料接插)。

尽管我国的自动涂胶机起步较晚,但好在,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惊涛骇浪,历史变迁,自动涂胶机在我国正呈现出良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我国的自动涂胶机技术仍将追寻发达国家的脚步,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研究

内容:

1.自动涂胶机的总体方案的设计;

2.自动涂胶机的总体机械结构设计;

3.自动涂胶机的传动机构、装夹机构、供胶系统的设计;

4.控制系统的设计。

拟采取方法:

1.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自动涂胶机方案的总体论证及基本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3.传动机构、供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校核;

4.图纸的绘制,撰写说明书。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主要难点:

1.传动系统定位不够精准;

2.供胶机构涂胶不够均匀。

解决方法:

1.减小传动干扰引起的误差、减小电机初速度、加大马达力量;

2.改变涂胶量。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20xx年4月7日~20xx年4月15日 调研及收集自动涂胶机的国内外资料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内容,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4月16日~20xx年4月25日 确定自动涂胶机总体设计方案,初步进行原动力设计;

20xx年4月26日~20x年5月18日 完成机座、工作台、胶枪支架、X轴移动单元、Y轴移动单元的设计,绘制草图;

20xx年5月19日~20xx年6月1日 继续修改、校核和完善图纸;

2xx年6月2日~20x年6月15日 设计说明书、外文资料译文排版、打印、装订;设计图的计算机输出;整理毕业设计资料,准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

[1] 王会香,孙全颖.自动涂胶机械手的PLC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报,2000.7,3-5.

[2] 贾方.半导体放电管全自动涂胶机研制关键技术[M].沈阳:电子专用设备,2002.12.

[3] 吴荣兵, 杜润生.自动涂胶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制[J],机床与液压报,2004.7,4-5.

[4] 时圣勇, 李宏伟. 涂胶机液压系统改造[J],液压与气动报,2002.10,3-6.

[5] 刘民青.简易涂胶机的研制[J],工艺装备报,2004.2,4-5.

[6] 陈世雄,陈杨技. 涂胶机的设计及涂胶工艺的研究[J],广西机械报,1996.3.

[7] Mitsubishi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Mel sec Fl Series Programming Manual[R].Mitsubishi Electric COR,l999.

[8] Tikhon M,KO T J,LEE SH et a1.NURBS interpolator for constant material removal rate in open NC machine tools,Machine ToolsManufacture,2004,44(2):237245.

[9]YEH S S.HSU P L. The speedcontrolled interpolator for Machining parametric curves.ComputerAided Design,1999,31(5):34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