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理论成果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辉煌,逐步走入低谷,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典型代表,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执政多年后,短短几年迅速失去执掌的政权及社会主义制度迅速土崩瓦解。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出超强大的生命力及与时俱进的活力。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性曲折及存在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再进一步联系到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执政多年的社会主义政党相继丢失政权甚至走向消亡的现象,使我党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个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在新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下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及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促使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并且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经过实践锻炼、久经考验、富于开拓进取和创造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发展实际,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的行之有效的一些理论、措施和方法,当然在执行和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过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出现一些失误甚至遇到了严重发展曲折。为了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面临巨大挫折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知难而进,立志改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面临的不利局面,力争走一条适应中国发展实际并能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力求能通过自己的探索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一个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标杆。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艰难探索。党中央通过拨乱反正,对当代中国如何正确运用而又不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探索和实践,对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和完善等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使我党的建设出现了崭新而富有活力的新局面。尤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通过实践进行理论检验,面向未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帮助,并不断根据我国国内及国际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通过努力,使我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重大理论突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和透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对世界共产主义政党的进步意义,也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取得的新成就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总结和归纳,准确地把握了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作为执政党的自身发展和建设状况,当然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风云变幻的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加强、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理论的建设、实践的锻炼和接受历史的检验等方面,都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与时俱进的战略性思考。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作出的必然调整 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理论基石,是人类达到历史最高点、实现人类最高愿望的指路明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基本的矛盾运动,在矛盾运动和冲突中,人类社会不断地取得发展和进步,而在纷繁复杂的各类矛盾中,起基础的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具体点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并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意味着上层建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上层建筑我们要发扬,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摆脱不必要的理论观念束缚,从而为生产力创造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作出的部分调整。但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三个代表”的保障。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就是想方设法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进一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各种体制对社会各要素及社会各方面的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制约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因而,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不断改革和创新社会运行体制,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平稳有序的运行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保障和监督作用,甚至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和基石,所以,在上层建筑领域,如果没有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机制的不断创新,那么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难以顺利进行,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完善,使上层建筑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最后形成推动和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种体制的形成和确立。党的十四大为我们确立了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尤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间断的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党已经初步形成和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方面的基本框架,要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框架在实践过程中达到相当完善、相当成熟的状态,还需要解决很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深层次的各种未知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标准,而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理论对实践的积极作用决定了理论创新是践行“三个代表”的思想前提。革命行动的成功必须有革命理论的指导,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和革命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创新,它直接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世界改造的伟大创新实践的进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力求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发展和完善,就是要使我们执政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我们的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的原创性及经过时间证明了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并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连续不断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知识和营养,克服实践中的各种不利方面和问题,总结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使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通过长期社会奋斗的实践经验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而进行的系统全面的总结,反映了当前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全新工作的新要求。它也是新的世纪我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建设的强大思想指导和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我完善、发展和强大的理论武器。鉴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思想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方向和最终奋斗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引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手段和方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能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而是机械、教条地不顾本国实际加以套用,不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这个执政党就只有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建党理论,不把它当做死的教条,灵活地加以应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上,在“三个代表”理论的指引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三、如何评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理论成果 评判一种理论是否先进,关键是看它能否推动社会进步,能否对社会发展起指导作用。评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是适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理论成果,主要还是看这一思想能否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否真正拥护共产党执政,主要看其是否能够真正带领国家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看共产党领导成功与否,不能单方面地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应该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包括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素质、推进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等,通过各方面的发展显示我党执政的优越性,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长期支持和拥护,才能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几十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广大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科学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判断我们党新时期、新形势下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当今国际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命题,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进行科学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实践,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的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促进了我党党建理论的发展、建设和完善,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