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班组建设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

班组建设背景(精选多篇)(共18652字)

第一篇:民企文化建设背景

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热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后美国学者通过对日本学者的考察得出了结论,即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凭借优异的企业文化在战后得以重建。在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成为当代学者最为青睐的管理理论,作为一种软约束力,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企业精神,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接受的共同信念,以文化凝聚企业精神,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达到不可复制的和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为企业争得一席之地。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民营企业的“短命”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式企业问题等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其经营理念、文化模式、思维习惯等都日益受到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挑战。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使其能够长生不衰,也成为民营企业家和经济学学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很多学者越来越认同,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文化。因此,加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指导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也逐渐得到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整个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比重不断增大,建设民营企业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有的企业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营企业文化体系,但在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加速进行时代以及经济结构的迅速调整,民营企业更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以应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全球化带来更为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也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国际资源如人才和资金等资源;而挑战和机遇并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于此相伴的是愈加激烈的竞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价值观、制度的冲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的制度和文化的竞争。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倚重民营经济的发展,来抗衡增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在此背景下,加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整体竞争力,也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策略。

基于上述理由,选择题目“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在该领域得到有效地结论,为民营企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背景

信息化建设背景

全面介绍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10年中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

一、背景、趋势与现状

(一)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自进入我国以来仅用十几年时 间便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每 天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和它打交道,其已成为今天国人不可离开的信息载体和使用工具。截至 2014 年 5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4.04 亿,有2.2亿个博客用户,互联网普及率 达到 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站达 323 万个,其中约 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 据统计, 每天人们通过论坛、 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 300 多万条,超过 66% 的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 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网民参政已是大势所趋。

(二)发展趋势 信息化作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当今 时代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和迅速普 及,给传统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带来了一场革命。依靠计 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处理事务、管理政务,已成为各级党政机 关紧跟发展趋势、应对时代挑战不可回避、必须尽快解决的 问题和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的重要形式,推 进政协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办事程序化、规范化、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的迫切 需要;是建设节约型机关、效能型机关的现实要求;是提高 政协履职能力,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建设现状 办公厅信息中心自成立以来,以信息化手段服务业务为 指导思想,以推广应用“智信办公系统”作为推进信息化建 设的切入点,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 现在: 1、硬件基础建设 完成了政协新办公大楼的网络基础建设和中心机房的基 础建设、添置内外网服务器和病毒监控服务器、完善包括内 网、外网、保密网、有线电视网的网络布线架构、购置机关 各部门计算机终端、设立网络安全与网络防毒体系,为进一 步的政协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应用系统建设 在单位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完成“智信办公系

统” ,其中涵 盖了包括“目标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公文处理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内部通讯系统”“委员履职系统”“工作简报系统”“日程管理系统”“党务公开系

统”“提案管理系统” “干部考核系统” 和 等十多个应用系统。 建立了 “互 联办公系统” 、以及门户网站。 3、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政协信息化建设水平,省政 协制定了《机关网络办公责任制》《机关计算机使用管理暂 、 行规定》《机关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信息中 、 、 心管理规章制度》 《机关信息化设备购置使用管理制

度》/《信息中心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机房安全管理制度》《信息中心安全制度》 使政协信息化建设在制度上有了保证。 等,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化 建设当前还存在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对信息化建设对于政协工作的推动意义认识不够, 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领导机构;

二是应用系统存在问题。互联办公系统利用率不够,网 站也缺少资金运作艰难;

三是下级单位对已开发的各个政协业务系统使用率不 足, “有路少车”情况较严重;互动交流不足,信息反馈较 慢;四是“信息孤岛”问题较为严重。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 资源库的开发利用水平和资源共享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导致基础设施老化 严重,很多信息化建设项目无法完成;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效果

1背景。一是时代背景,二是中国现实背景,三是知识背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延续和深入的大背景之中。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既是一种普遍趋势,又是重要的时代特征。这样一种大的背景特征,其影响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无论是开放的社会系统,还是较为封闭的社会系统,时代背景特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只不过影响产生的程度、方向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时代背景需要的结果。或者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潮流。现代化是指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不断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一种混合状态中:既不能跟着大众文化的趋势走,又对我们的私人生活十分依恋。现代化既是一种持续过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农村发展是这一过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传统专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实质就是向现代化的转变。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与时具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就中国社会现实背景而言,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与社会在快速增长和转型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化。

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与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但1990年代中期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到201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别显然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那么,造成如此巨大的城乡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政府再分配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呢?无论是那一种情形,政府改变这种社会不平等的责任都是义不容辞的。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发展关系到能否建成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社会。如果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允许城乡差别继续拉大,社会结构的失衡就难以避免,随之也将危及中国食物生产和供给保障。因此,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

2.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其它政策。

3.实施效果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校园信息化建设背景资料

上世纪末(1994年),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就制订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4年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推进“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设工作,同年7月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采用tcp/ip和x.25技术的全国互联网主干网。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的“211工程”。通过十年建设,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中国独有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及时了解世界学术信息,共享学术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提高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同时也推动了高等学校转变资源建设的观念。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目标是:2014年,全国全部本科高等学校和千所以上中等学校入网,并争取计算机网络进入5万名高校教授家中。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2014年7月28日《关于支持若干所高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14]10号文),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展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来进行远程教育方面的试点工作。

2014年9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大学校园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电子化图书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校园内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建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课信息化改造。加强教育信息化平台环境和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分布式的教育资源平台环境,开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重点进行公共、基础性资源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研究建立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加强指导管理,规范教育信息化事业健康发展。”

2014年5月1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标志着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步入数字化校园阶段。从此确立了数字化校园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从基础硬件建设转向了全面的软件应用建设。

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2014-2014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一次强调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网络学习与其他学习形式相互沟通的体制,推动高等学

a0094-02-011

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网络学院的发展。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开发学校数字化实验与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共享实验环境。建立高等学校在校生管理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2014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把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新一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2014年8月2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研究制定工作。成立了《规划纲要》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成立《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国务委员刘延东任组长。

2014年1月7日教育部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要求广泛动员,围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启动征求意见阶段。

2014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号召“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4)。在纲要中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第一次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列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列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专设一章(第十九章),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

2014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4-2014年)。规划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实施6个部分,共20章。工作方针为“四个坚持”( 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总体发展目标为“三基本两显著”(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阐述(第五章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发展任务―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

(1) 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基础教育信息化:重在缩小地区、城乡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继续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网络环境下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管理信息化:重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

(2) 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公共支撑环境:重点是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解决教育信息网络普及率低、发展不均衡、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接入困难问题;建立教育云服务模式,解决面向未来需求的、全国范围的公共存储和计算能力缺失的问题。

队伍建设:重点是帮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教育管理人员信息化规划、管理和执行能力。

体制机制建设:重点是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改革调整管理体制,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在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创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

2、 行动计划―“中国数字教育2014行动计划”,含5项行动计划:

(1) 资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a.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b.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c.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 应用―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a.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

b.高校数字校园建设。

c.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

(3) 管理信息化―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a.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b.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c.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d.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4) 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a.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b.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

c.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

d.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

(5) 基础能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a.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b.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

c.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

d.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

2014年9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口径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刘延东做了重要讲话。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系统部署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摘抄部分讲话原文):

1、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伴随改革开放大潮起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2、 按照《纲要》的要求,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核心理念,形成从顶层设计到重点工作的推进思路。

3、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新世纪以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观。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全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快速的影响。工业革命已经200多年,但世界上还有相当多地区没有实现工业化,而互联网问世只有20年,就已经迅速覆盖全球。

4、 当前,信息技术继续朝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5、 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①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②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③教育信息化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④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

6、 教育信息技术的新趋势和特点:①政府引导推动;②统一标准和规范;③建设全民学习的开放平台;④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7、 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8、 存在的问题:①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不够,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②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③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宽带入网率不高。④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培训力度亟需加大。⑤统筹管理比较薄弱,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9、 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讲话强调,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导向。要在高起点上谋划,真正把好事办好。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信息化的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运行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特点和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应用驱动的推进思路。必须紧贴师生现实需要,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让师生容易用、喜欢用,避免建而不用、闲置浪费。

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加强软件开发,把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并实时更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要按照“三个率先”原则启动实施,逐步覆盖到全部师生。一是教师率先使用。重点是推动中小学与中职教师教研空间建设,让教师先用会用。二是职业教育率先部署。三是发达地区率先示范,在大学和初高中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支柱。

要强化系统建设和实际应用,特别要在完善标准、互接互认的基础上,把学籍、教师、校舍、营养餐等方面的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提高管理效率,加快教育管理现代化。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在互联互通、统一标准、使用方便、运行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加强队伍建设,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保证新任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

数字校园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e-campus(即数字化校园)的计划并付诸实施。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凯尼斯〃格林 (kenneth green)教授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使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弗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并引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学籍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校园就是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智能化的用户终端,三者有机的结合。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

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普通和高等院校都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学院各个职能部门都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我国院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各个管理部门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手段落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为加速我院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学院决定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构筑数字化校园环境,从而带动教学、科研、管理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班组和班组建设(汇总)

班组和班组建设课程练习

一.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惰性心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惰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类不断改进劳动工具

b.惰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使生产更加自动化

c.在惰性的指使下有时会引发一些事故

d.惰性心理不是人人都有的

标准答案 :d

2.当好班组长应当做到以下方面( )。

a.埋头单干b.权力集中c.严格管理d.和核心成员搞好关系

标准答案 :c

3.增强职工的( )意识,是建设“无毒企业”的关键。

a.识毒、防毒、禁毒b.识毒、辨毒、禁毒c.识毒、禁毒、缉毒

d.识毒、辨毒、缉毒

标准答案 :a

4.企业班组长的基本职责是( )。

a.生产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员工培训、团队建设d.生产现场管理、班组员工管理

标准答案 :d

5.以下关于班组安全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性作业活动无需安全交底b.安全互保对子变更一季度记载一次

c.安全考试通过率必须达到100%d.年休人员可以直接上岗作业

标准答案 :c

6.以下班内民主氛围不融洽的是( )。

a.班组成员能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b.班务透明公开c.班组长说一不二

d.班组成员畅所欲言

标准答案 :c

7.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企业的领导层可分为三层:决策层领导、中层领导和( )。

a.基层领导b.班组长c.一线领导d.工人

标准答案 :b

8.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技术原因b.教育原因c.身体和心理原因d.地理的原因

标准答案 :d

9.原始记录的要求不包括( )。

a.真实b.规范c.及时d.修正

标准答案 :d

10.容易导致“三违”事故发生的心理不包括( )。

a.自卑心理b.侥幸心理c.报复心理d.逆反心理

标准答案 :c

1.班组安全会议的( ),是对班组长的能力的体现。

a.议程安排内容选择b.会议记录c.时间安排d.学习文件选择

标准答案 :a

2.班组民主生活会的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消除班组成员之间的隔阂b.增强职工安全防范能力

c.提高班组建设的工作质量d.增强班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标准答案 :b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特种作业活动( )?

a.天车司索指挥b.危险化学品防护c.煤气防护d.日常点检

标准答案 :d

4.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中包括管理的原因。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管理原因的是( )。

a.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不重视b.操作规程不合适c.安全规程缺乏或执行不力d.职工侥幸心理严重

标准答案 :d

6.以下关于班组民管组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管组长不得由后备班组长兼任b.民管组长没有民管津贴c.民管组长不得兼任工会小组长d.民管组长比班组安全员作用要小

标准答案 :a

7.让班组成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推动企业高效优质发展属于( )的范畴。

a.安全管理制度b.质量控制制度c.学习制度d.交接班管理制度

标准答案 :b

8.关于安全会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会随机召开b.开会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但也不应该超过2小时

c.安全会时间越长越好,能够更好地教育班组人员

标准答案 :b

9.下列属于安全检查硬件方面的是( )。

a.查安全制度b.查劳保穿戴c.查操作违章d.查生产设备

标准答案 :d

10.下列记录不属于班组通用台账记录的是( )。

a.交接班记录b.民管组长安全、卫生、劳保检查记录c.大学生辅导员记录

d.民主管理记录

标准答案 :c

3.倡导同事友爱的关键在于在企业中建立平等、团结、( ) 的新型职工关系。

a.安全b.互助c.竞争d.学习

标准答案 :b

4.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

a.和实际施工操作紧密结合b.作业规程周密详尽c.错误之处及时修订

d.在安全和方便之间取得完美折中

标准答案 :d

5.作为一名班组长,要分清工作性质的轻重缓急,下面优先级最高的工作是( )。

a.不重要也不紧迫b.重要但不紧迫c.不重要但紧迫d.重要且紧迫

标准答案 :d

6.班组节能降耗的方法不包括( )。

a.全员参与成本管理b.强化标准控制c.采取措施纠正偏差d.减少融资成本

标准答案 :d

8.班组劳动保护工作的范围不包括( )。

a.实现安全生产b.预防职业危害c.技能提升d.女工保护

标准答案 :c

9.关于“平安细胞工程”建设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安细胞工程”建设需要职工本人无安全违章现象即可

b.“平安细胞工程”建设需要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c.“平安细胞工程”建设需要职工在安全上表现突出

标准答案 :a

2.班组民主生活会记录( )记录一次。

a.每半年b.每月c.每季度d.每年

标准答案 :b

标准答案 :c

4.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中有教育的原因。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育原因的是( )。

a.缺乏安全防护知识b.作业技术不熟练c.未参加安全演练d.视力不良

标准答案 :d

5.( )是班组长职责的第一任务。

a.人员管理b.安全管理c.设备管理d.生产作业管理

标准答案 :b

8.开安全会时有缺席人员(非迟到、旷工),则应该( )。

a.忽视不管b.考核缺席人c.对缺席人员进行补充安全教育

标准答案 :c

4.班组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文化、信念标准化b.工序操作标准化c.日常管理标准化d.原始记录标准化

标准答案 :a

5.班组长要做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

a.能力强,有威信b.要圆滑c.埋头苦干d.能护短

标准答案 :a

2.班组长的职责主要有( )。

a.出席会议b.具体操作c.班组事务管理d.发送报表

标准答案 :c

4.下列行为和“一贯制”管理理念相悖的是( )。

a.精细操作b.标准化操作c.操作人员当“质检”d.凭经验操作

标准答案 :d

5.班组安全记录应重点记录( )。

a.上周工作总结和本周安排b.事故案例c.安全规定d.绩效考核讨论

标准答案 :a

9.下列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内容填写规范的是( )。

a.照抄文件和安全通报b.与会者签名不全c.挂靠人员无发言d.记录安全抽考

标准答案 :d

7.班组内消除浪费的方法不包括( )。

a.消除返工现象b.必要时可以以次充好c.降低设备故障率d.节约能源

标准答案 :b

二. 判断题

1.班组长要组织班组人员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 ( )是

2.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 ) 是

3.“平安细胞工程”建设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的具体举措。( )是

4.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是

5.班组长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岗位技术培训。( ) 是

6.“一贯制”理念注重对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反馈与跟踪。( ) 是

7.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班组长的素质。( ) 是

8.班组长只要把工作任务安排给组员就可以了,自己不用上现场。( )否

9.班组管理的要点在于注重和领导的“关系”。 ( ) 否

10.作为一线的指挥者,班组长发布命令的准确程度应像机场上的管制员给飞行员发布命令一样的准确。 ( )是

11.班组安全员是班组安全检查的执行人和监督人。( )是

12.对于危险源,我们首先要考虑安全防护等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预防。 ( ) 否

13.推广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学校的专利,职工也一样需要。( )是

14.职工是“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细胞。( )是

15.目标明确是企业高层注意的问题,作为一个班组长,无需制定明确目标。( ) 否

2.结构小型化是班组的特点之一。( ) 是

3.按照生产工艺化组建班组是班组组建的唯一原则。 )否

4.学习型班组是班组建设的更高层次,是前沿管理理论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是

5.班组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必须不断改进。( )是

7.企业中有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设备保养是他们的职责。( )否

8.安全规程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安全检查的时候,必须把安全规程的健全与执行情况放在首位。( )是

9.班组长的行为在向新员工具体解释企业文化的作用。 ( )是

10.凝聚力和执行力体现着一个班组的建设水平。( )是

11.“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只需要职工本人无安全违章现象即可。( ) 否

12.某位职工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图省事,怕麻烦,走捷径,易产生急躁心理。( )否

14.危险源管理不用分级,在谁的区域谁负责。( )否是

3.某位职工认为自己的安全互保对象跟自己水平、职务差不多,不服气让别人指挥说教,这时容易产生盲动心理。( )否

9.安全检查主要是查安全设备是否存在隐患。( )否

14.惰性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类进步带来了好处,促使人类不断改进劳动工具。( )是

15.班组长只有切实融入到职工群众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才能赢得信赖和支持。( ) 是

4.班组长用人的原则是不求最优秀的,但求最合适的。 ( )是

5.班组民主管理效益的潜在性在短期内不显见,所以班组民主管理可以放松。( ) 否

10.企业如何竞争,归根结底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核心竞争力不体现在班组层面。( ) 否

12.“平安细胞工程”活动的一些内容虽然不直接影响职工工作,但会通过情绪、心态、思想等内在的心理特征反映在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上。 ( )是

13.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对于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水平没有实际意义。( )否

15.班组内任何一员都代表着班组形象。 ( )是

2.企业的发展与班组长的智慧和才华无明显的关系。( )否

5.“一贯制”理念源于鞍钢。( ) 否

9.现场的安全必须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是

11.民管组长只需要做好民管记录、能顺利通过检查即可,无需召开民主生活会。( ) 否

15.“平安细胞工程”的实施基础是作业区。 ( ) 否

1.生活中的矛盾,工作上的想法,学习中的困惑,班组人员之间的协调、了解,都可以在民主生活会上谈出来、指出来。( )是

2.企业只有坚持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才能始终保持发展后劲而经久不衰。 ( )是

10.班组建设成绩取决于好的思路,而好的思路源于班组长偶然间的运气。( ) 否

14.班组长只能用行政任命的形式产生。( ) 否

5.改变一下语速、语调和走路姿态,可以提高班组长的领导魅力。( )是

15.班组长在与新分大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逐步适应环境。( )是

三、 列举题

1.工作性质的轻重缓急分为哪四种?

标准答案 :不重要也不紧迫、重要但不紧迫、不重要但紧迫、重要且紧迫。

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标准答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现场作业中的"四个互相"是什么?

标准答案 :互相监督、互相保证、互相提醒、互相照顾

4.请列举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三种主要原因。

标准答案 :技术原因、管理原因、教育原因。(还包括生理和心理原因)

5.铁山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标准答案 :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

6.在存放哪几类危险品的存放点应有明确的标识?

标准答案 :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腐蚀品。

7.工会小组长的选举原则有哪些?

标准答案 :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2.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3.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4.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8.安全工作中的"四定三不推"内容是什么?

标准答案 :“四定”是指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期限、定负责人、定验收人;三不推是指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作业区,作业区能解决的不推给厂,厂里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9.麻痹型心理的"三惯"作风是什么?

标准答案 :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

10.班组长发布命令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标准答案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2.简洁明了;3.语句正确无歧义。

1.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中包括有管理的原因,请列举三种管理不到位的表现。标准答案 :1.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不重视;2.操作规程修订不及时、操作规程内容不合适;3.安全规程缺乏或执行不力等。

11.班组的硬件设施都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答案 :1.固定的班组会议室;2.桌子、椅子;办公用具(文件柜、文件夹、笔记本);3.应急医药箱;、白班(或小黑板);4.相关标语、图版;5.有条件的班组还可以设置信息化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12.请列举五种现场常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标准答案 :1.进入厂房不戴安全帽;2.在2m及以上高度作业不系挂安全带;3.指挥天车不穿戴马甲;4.在厂房内行走不走绿色通道;5.上下楼梯不抓护栏等等。

13.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特点?

标准答案 :1.及时性;2.灵活性;3.群众性;4.广泛性;5.经常性;6.实际性。

14.班组合理化建议所涉及的方面有哪些?

标准答案 :安全管理、生产操作(先进操作法)、设备整改、工艺优化、挖潜增效、班组日常管理、技术革新等等。

15.职工危险源辨识的六个方面是什么?

标准答案 :必须的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器具、全员作业行为、解除或使用的设施设备、相关方人员、作业环境。

16.请列举五类班组制度。

标准答案 :答:1.建立班组例会制度;2.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3.班组学习制度;4.质量控制制度;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另外还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班组个人档案、原始记录等等)。

17.今年的集团公司主题教育内容是什么?

标准答案 :强化对标挖潜,推动技术创新。

18.请列举盲动心理的三种表现。

标准答案 :1.职工对安全知识似懂非懂,对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措施不能应用自如;2.职工不能认真接受事故教训,不采取防范措施;3.英雄主义,过度自信等。

19.请列举五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标准答案 :1.班中睡觉;2.在作业场所翻看手机;3.违反工艺技术规程规定;4.班前会迟到;5.当班期间脱岗、串岗等等。

20.职工小家活动记事本中规定的会员困难互助形式有哪些?

标准答案 :钱、物、走访、慰问等。

21.班组长交接班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标准答案 :1.注意工器具齐全且保养良好;2确认设备运转正常;3.确认各项记录无误;4.确认消防器具良好;5.确认安全隐患得到整改;6.确认现场卫生良好;7.确认现场质量情况良好。

四、. 简答题

1.如何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

标准答案 :1.首先要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等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2.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标识,从视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3.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将这些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并具体化,以进一步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员工的生产中,形成的自觉行为;4.应把安全文化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从职工日常行为、作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制定并推广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安全行为标准,抓好人的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养成。

2.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对职工个人信息都能心中有数,职工个人信息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答案 :1.职工家庭住址;2.职工本人联系方式;3.职工家庭联系方式;4.职工血型;5.职工学历;6.职工家庭状况;7.职工经济状况;8.职工思想状况等等。

3.班后会的内容有哪些?

标准答案 :1.班组长总结评讲当班工作,汇报生产指标完成情况;2.总结当班安全情况;3.表扬好人好事;4.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5.对职工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告知和提醒。

4.班组临时作业活动的安全告知要注意哪些方面?

标准答案 :1.严格规定作业人数,落实到位安全互保对子;2.告知职工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中存在、可能产生的危险源;3.根据危险源做好防范措施;4.要求相关区域点检和技术人员对安全告知表进行确认;5.作业人员必须全员签字确认。

5.安全确认制的内容。

标准答案 :1.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齐全并符合标准;2.作业现场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规定;3.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4.作业所需的工器具、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人员伤害;5.是否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工种、技术等级身体状况等是否符合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6.作业人员是否实行安全监护和互保;7.作业过程中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是否与相关方进行了联系、确认;9.作业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新的危险源,是否采取了安

6.班组长处理与班组成员冲突的方式有哪些?

标准答案 :1.引咎自责,自我批评;2.放下架子,主动答腔;3.不与争论,冷却处理; 4.请人斡旋,从中化解;

5.避免尴尬,电话沟通;6.宽宏大量,适度忍让。

7.班组长在当班期间如何做好"平安班组"的建设工作?

标准答案 :1.认真按照交接班管理制度要求做好设备设施、防护器具、能源介质、重大危险源点、危险化学品等点检、确认工作;2.严格执行现场文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外来人员、进出入车辆进行登记和检查;3.对当班重点岗位的作业活动进行安全告知与提醒;4.对岗位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5.做好对岗位人员精神状态的检查和思想疏导工作;6.检查安全互保对子的落实情况。

8.在停机检修期间班组长要着重进行哪些工作?

标准答案 :1.班组长要注意严格落实检修期间相关安全制度要求,做好检修期间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2.积极组织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培训;3.加强劳动纪律的检查;4.做好对进出入人员、车辆的监管;5.做好检修后的卫生清理、保持工作;6.传达领导关于检修期间的强调事项。

9.职工小家民管会(每半年一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标准答案 :1.评议安全生产指标的成效;2.评议班组长的业绩;3.评议建家满意度;4.评议上级工会干部的业绩;

5.评议厂务公开(包括日常出勤、考核、奖励)效果;6评议劳动保护的质量;7.研讨会员之间学习、技能、生活困难、互帮互助、权益维护等方式方法并付诸实践;8.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9.讨论职工诉求并正确及时地向上级工会组织反映,及时得到解决或答复;10其他需要民管会讨论的事宜。

10.请简要评析惰性心理的积极、消极作用。

标准答案 :1.惰性心理给我们的人类进步带来了好处,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促使我们人类不断改进我们的劳动工具,从而使我们的生产向更加自动化的程度迈进,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2.但是,在这种心理因素的指使下有时某些操作者在工作中因为嫌麻烦、怕费劲,就会省去一些必要的操作步骤和不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从而引发一些事故。

五. 论述题

1.只要干好本职工作,没有进行班组劳动竞赛的必要。

标准答案 :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班组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班组进行劳动竞赛就是“比、学、赶、帮、超”,比出高低,挖掘潜力,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班组劳动竞赛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有效促进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班组进行劳动竞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局限于单纯的产量、质量的评比,还包括班组间的绩效竞赛、优秀qc活动成果以及“五小”成果评比、争创“岗位技术能手”、操作技能大比武等等;③.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劳动竞赛的作用,丰富劳动竞赛的内容,积极为员工创造劳

2.只要班组内班长、"班委" 配齐,就说明这个班组是合格班组。

标准答案 :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②虽然班组内组织健全,但并不意味着是合格班组。“班委”在行使权力时缺乏主动性、统一性和协调性,班组长履职能力不高等等原因都会使班组凝聚力下降。只有“班长、班委、员工”做到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那么班组才会具有生命力和活力。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挑选懂技术、熟业务、会管理、无私心、顾大局的人去当班组长,同时对班委进行必要的管理知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培训。

3.班组建设主要就是置办齐全硬件设施,其他可以忽略。

标准答案 :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是班组建设工作的起点,只有为职工提供一个固定、优美、温馨的班组环境,职工才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去进行班组其他建设,可以说,硬件设施建设是班组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③.但是衡量一个班组班组建设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班组软件建设领域。硬件建设可能受制于客观条件,而软件建设主要依赖与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再好的硬件条件没有相对应的软件条件的支撑是无法显示出其优越性的,在硬件水平对等或者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软件水平对职工工作、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巨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